2023 |
基于影像對比技術的中國西部生態環境變遷作品創作與傳播 |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科普) |
二等獎 |
印開蒲、王海燕、朱單、鐘盛先、王杭明、鄧真言培、楊林森、王桂林、沈國坤、張小艾 |
2022 |
畜禽養殖廢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強化技術研發及應用 |
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
2021 |
廣西特色藥材蛤蚧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廣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
三等獎 |
李力、徐永莉、趙成堅、張月云、谷穎樂、曾曉茂、李培松 |
2021 |
畜禽糞便堆肥過程臭氣和重金屬減控關鍵技術研究 |
大北農科技獎 |
一等獎 |
孟海波,沈玉君,丁京濤,程紅勝,周海賓,張曦,程瓊儀,閆志英,王健,吳德勝 |
2021 |
有機廢棄物高負荷厭氧消化和低壓變壓吸附脫碳生產生物天然氣技術 |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 |
二等獎 |
李東、劉曉風、周一民、王曉輝、佘強、黃顯波 |
2021 |
四川省國家級野生保護與珍稀瀕危植物圖譜 |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 |
三等獎 |
程新穎、胡君、李婷、朱攀 |
2020 |
For excellenc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mmitment to collaboration in the APEC scientific community |
APEC Science Prize for Innovation,Research and Education(ASPIRE) |
/ |
陳槐 |
2019 |
環保生態廁所成套處理技術研發與應用 |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 |
三等獎 |
閆志英、占國強、馮正遠、謝翼飛、袁月祥、劉曉風、李大平、張禮霞、陳萍、蘭書煥 |
2017 |
廢水多尺度調控生物強化處理技術研發及其應用 |
省部級 |
二等獎 |
譚周亮、陳楊武、周后珍、謝翼飛、李旭東、蘭書煥、陳茂霞、朱曉華 |
2017 |
農村有機廢物混合厭氧發酵關鍵技術研究示范 |
市級 |
三等獎 |
袁月祥、劉曉風、廖銀章、閆志英、賀蓉娜、劉昀、何榮玉、孫永明、李東 |
2017 |
薯類高濃度快速乙醇發酵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 |
省部級 |
三等獎 |
趙海、鈕福祥、靳艷玲、方楊、何開澤、肖瑤、岳瑞雪、王新惠、王豐、孫健、張慶、陳謙、徐飛、朱紅、唐忠厚、甘明哲、申乃坤、沈維亮、王洪云、張毅 |
2016 |
湖南兩棲動物9個新物種的發現和鑒定 |
省部級 |
三等獎 |
沈猷慧、莫小陽、楊道德、江建平、鄧學建 |
2016 |
川西北高寒草地生態恢復綜合技術研究與示范 |
省部級 |
二等獎 |
鄭群英、孫庚、干友民、澤柏、道里剛、劉剛、陳立坤、陳莉敏 |
2015 |
大熊貓棲息地恢復技術研究與示范 |
省部級 |
二等獎 |
包維楷(本所人員) |
2015 |
四川野生大熊貓保護技術研究與應用 |
省部級 |
二等獎 |
楊旭煜、張澤鈞、古曉東、冉江洪、戴強、楊彪、張文、楊志松 |
2015 |
5.12特大地震災區藥材資源恢復重建與綜合開發利用研究及示范 |
省部級 |
一等獎 |
彭成、江云、李敏、王曙、衛瑩芳、胡昌江、張大永、馬云桐、劉賢武、董小萍 |
2016 |
多尺度調控技術在光伏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
市級 |
一等獎 |
譚周亮、周后珍、劉詠、陳楊武、趙仕林、朱曉華、李旭東 |
2015 |
高粘度薯類原料高效乙醇轉化技術體系 |
省部級 |
一等獎 |
趙海、靳艷玲、方揚、何開澤、黃玉紅、沈維亮、和智明、萬明、肖瑤、陳謙 |
2015 |
誘變釀酒微生物研究與應用 |
學會 |
三等獎 |
楊濤、李國友、吳林蔚、莊名揚(本所人員) |
2014 |
有機廢棄物厭氧發酵制備生物燃氣技術裝備及應用 |
省部級 |
一等獎 |
袁振宏、孫永明、李東、蔡磊、董泰麗、廖勁松、孔曉英、李連華、袁月祥、閆志英、甄峰、何煉、李志兵、王瑤、李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