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類多樣性保護與利用創新團隊特別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啟事
時間:2024-11-12
蛇類多樣性保護與利用創新團隊致力于全球蛇類多樣性保護、蛇毒資源利用及蛇類復雜性狀解析與仿生等研究,系統開展隱存多樣性描述和資源挖掘與利用等創新性研究工作,塑造一支全球蛇類研究的高水平隊伍,產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科研成果,服務于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等國家戰略。
現因科研工作需要,擬面向國內外誠聘博士后或特別研究助理數名,歡迎加盟。
一、招聘崗位方向:
(一)天然藥用蛋白/多肽發掘研究(2人):利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手段從兩棲爬行動物體中發掘天然活性蛋白/多肽分子,開展功能實驗,構建天然活性蛋白/多肽分子資源庫;基于蛋白-蛋白互作的虛擬篩選,利用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技術,以蛋白、多肽序列或結構為基礎發掘其潛在的生物活性作用靶點。
(二)動物特殊功能仿生研究(1人):基于材料功能、仿生學等技術手段,圍繞動物特殊功能/性狀開展仿生機制研究。
(三)調控元件的從頭設計與合成(2人):基于人工智能,利用/開發機器學習算法,聚焦細胞類型特異的調控元件的從頭設計與合成,解析調控元件的作用規律與機制;開展細胞功能實驗,解析自然序列與合成序列的編碼規律及功能。
二、崗位任職要求
(一)熱愛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具有敬業奉獻精神,遵紀守法,作風正派。
(二)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能夠獨立完成有關工作任務。
(三)身心健康,品行端正,勤奮踏實,有團隊合作精神;
(四)取得博士學位,年齡在35周歲及以下;
(五)招聘方向1:要求具備藥物化學、生物化學或相關學科專業背景,擅長蛋白、多肽的分離純化;或具備結構生物學相關背景以及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相關研究經驗,擅長運用AlphaFold、Roesstta、Gromics等軟件預測大分子結構及大分子間的互作;招聘方向2:要求具備材料工程、材料仿生等方面研究經驗;招聘方向3:要求具備生物信息學、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相關研究經驗;或具有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及相關實驗研究基礎。
(六)具有良好的科研潛質和學術道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具有良好的中英文交流和寫作能力。特別研究助理要求本人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2篇及以上SCI論文,其中一篇為中國科學院分區的TOP論文;博士后崗位要求本人為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發表過1篇及以上SCI論文。
三、崗位職責
(一)參與團隊負責人共同制定研究計劃,相對獨立地開展課題研究并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二)協助團隊經費申請,并積極以負責人身份依托團隊申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及其他國家、省、市各級課題;
(三)協助團隊建設和管理,協助團隊負責人,指導博士生、碩士生。
四、相關待遇
(一)稅前年薪約25-35萬元,可享受地方博士后政策支持,實現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
(二)提供穩定的福利:入職即享受五險一金、國家法定假期、工會福利、帶薪休假等福利;
(三)特別研究助理合同期為3年,可續聘一期合同,最長6年。合同期滿根據考核結果可聘為編制內副高級或中級崗位,特別優秀者聘期結束后可申請中國科學院相關人才計劃項目。博士后合同期一般為2年,出站后可根據研究所招聘通知申請編制內科研崗位。
(四)積極協助申請各類科學基金、博士后項目和特別研究助理項目資助;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實驗條件。
五、應聘方式
本啟事長期有效,招滿為止。請以電子郵件形式將以下應聘材料發至zhaopin@cib.ac.cn,并抄送團隊聯系人郵箱:jiangdc@cib.ac.cn。請在應聘材料和郵件主題注明申請的崗位為特別研究助理或博士后,如“特助+姓名+畢業學校+所學專業+崗位序號XX+手機號”或“博士后+姓名+畢業學校+所學專業+崗位序號XX+手機號”。初審合格后,將通知面試,擇優錄用。
1.《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特別研究助理(博士后)崗位申請書》(電子版1份,請下載填寫);
2.兩名同行專家的《特別研究助理(博士后)專家推薦書》(掃描件,請下載附件);
3.身份材料:博士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掃描件,尚未獲得博士學位的應屆博士畢業生須提供學生證掃描件并說明預計畢業時間,留學人員需提交學歷學位證書及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書掃描件(電子版1份,整合成一個PDF文件)。?
4.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請人最高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論文、專著、專利或獎勵等,總數不超過5個。其中:論文提供全文,專著提供目錄和摘要,專利或獎勵提供證書掃描件(電子版1份,整合成一個PDF文件)。?
六、聯系方式
人事人才處聯系方式:楊顏嘉 蔡炎林 028-82882978 zhaopin@cib.ac.cn
創新團隊聯系方式:姜老師 jiangdc@cib.ac.cn
創新團隊負責人簡介:李家堂,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研究方向包括蛇類環境適應性演化與發育生物學研究、蛇毒等生物資源的有效發掘、動物特殊功能仿生等。研究成果發表于Cell(封面論文)、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Cell Reports、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主持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等項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