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性轉變,探索頸槽蛇舌尖上的偏好
作者:樸弋戈 拍攝:朱弼成
時間:2019-11-08
立冬臨近,成都迎來了難得的晴天;而暖陽之下,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兩爬樓二樓會議室內,來自京都大學的福田將矢(Masaya Fukuda)博士研究生,為到場師生講演了一場關于《從蟾蜍到螢火蟲的食性轉變——頸槽蛇毒素溯源研究》的學術報告( The transition of toxin source in Rhabdophis snakes: exploring how the transition from toad-eating to firefly-eating occurred ? )。到場的有崔建國老師、陳競鋒老師、劉楊老師和蔡波老師等與一眾學生,此次學術報告為福田受崔建國老師邀請,匯報其在成都生物所合作研究過程中的研究成果,旨在彼此互相交流,相互探討。
福田博士在報告過程中,思路清晰,整個報告行云流水。既有學術的嚴謹,又有專研的激情。在場聽報告的老師也是全神貫注,露出贊同的眼神。在場的學生們更是聽得聚精會神,不放過絲毫學習的機會。時間總是短暫的,福田博士的報告講完了,老師與學生都就其研究向報告人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與思考,并對實驗改進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報告人對提出的問題作出了解答,也十分認同各位的觀點與建議。
縱觀整場報告,老師與學生們的反響熱烈,報告結束后討論過程十分精彩,充分達到了本次學術報告的目的,也讓我們由衷地期待下一次的學術報告。
活動現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