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新疆綜合科學考察“額爾齊斯河流域爬行動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取得進展
來源: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領域
作者:蔡波 郭憲光
時間:2022-06-16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領域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與保護項目組郭憲光副研究員和兩棲爬行動物標本館蔡波工程師,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西華師范大學等共同組成12人的科考隊,完成了“第三次新疆綜合科學考察“額爾齊斯河流域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調查”項目“額爾齊斯河流域典型陸地生態系統動物多樣性調查”課題的初步調查工作。
由郭憲光負責的課題額爾齊斯河流域爬行動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旨在調查額河流域爬行動物多樣性及資源分布現狀,并篩選出該區域內爬行動物的旗艦和珍稀瀕危物種,為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宏觀戰略科學決策的信息支持。
在為期19天的野外考察中,科考隊重點調查了泰加林、河谷林和草地及荒漠生態系統。科考區域覆蓋阿勒泰地區所轄市縣,涉及哈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布爾根河貍自然保護區、卡拉麥里山有蹄類自然保護區、阿爾泰兩河源自然保護區、額爾齊斯科克托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福海縣金塔斯山地草原類自然保護區等處。此次考察中,科考隊與各保護區保護站、進場管護所和邊境管理站進行了對接。
在考察過程中,科考隊成員發現了十余種兩棲爬行動物,初步地了解爬行動物各類群的分布和生境特點,并記錄了地形地貌以及路況信息等;采集了部分生物標本、遺傳樣品等。這些物種為額河流域的代表物種,如極北蝰(Vipera berus)、快步麻蜥(Eremias velox)、旱地沙蜥(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準噶爾麻蜥(Eremias dzungarica)等,在當地生態系統中占據重要的生態位。在毒蛇分布區域,我們還及時向邊防、林場、保護區等人員宣傳了毒蛇識別和防護工作。
調查的部分爬行動物代表(上左阿拉善蝮Gloydius cognatus,上右旱地沙蜥,中左捷蜥蜴Lacerta agilis,中右快步麻蜥,下左隱耳漠虎Alsophylax pipiens,下右黑腹沙蜥Phrynocephalus melanurus)
考察現場
科考隊代表合影